ob欧宝

集团新闻

ob欧宝“兰州城投”发生技术性违约875亿债务压顶偿付压力大及控股11家上市企业!青岛发力了!及西部某省会城市的区属平台公司爆雷合并报表内的逾期借款超过10亿元!

发布日期:2023-10-06     浏览次数:

  8月29日,清算所公告称,未能足额收到兰州市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城投”)应支付“19兰州城投PPN008”的兑付资金,无法完成债券付息兑付。

  不过,稍后当日晚间20:30大额付款通道开通后,兰州城投及时将524.8万元利息付款至PPN专户,上清所给投资人做了清算。

  此外,金融控股公司控股子公司的信用资质对集团依赖较高,财务分析需同时关注合并口径和母公司口径的资产质量、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方面的指标。我们统计56家有存续债券的金融控股公司,其中央企金控、地方金控和民营金控分别15家、27家和14家,对其财务情况的分析如下。

  也就是说,“19兰州城投PPN008”仅发生技术性违约,并非实质性违约,城投信仰还在继续。

  据公开资料,“19兰州城投PPN008”发行于2019年8月,发行规模7亿元,票息4.96%,应于2022年8月28日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19兰州城投PPN008”,“20兰州城投PPN005”的利息也是在8月29日下午最后时刻,兰州城投才将资金打入清算所。

  据悉,兰州城投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资金归集出现一点波折,耽误了时间,在大额关闭之前资金未能打款至上清所。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兰州城投存续债券11只,存续规模59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规模有52亿元,公司面临集中兑付压力巨大。

  今年上半年,兰州城投因为一笔保险资管计划的担保问题,曾曝出担保代偿风险。

  2022年3月,兰州城投担保的“生命资产-兰州高原夏菜采购中心债权投资计划”利息兑付出现逾期,该计划是一项本金为6.5亿元的非标融资,截至3月21日利息逾期合计为1493.25万元。

  随后,兰州城投与相关投资人达成协议,该逾期利息将展期至2022年底兑付。

  去年末,由于债务负担沉重,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程度不足,新世纪评级将兰州城投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其信用资质有恶化趋势。

  近日,兰州城投的控股股东兰州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建投”)被曝非标逾期,在偿债高峰下,兰州建投和兰州城投均面临不小的资金链压力。

  据公开资料,兰州城投成立于2000年9月,是隶属于兰州市人民政府的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为22亿元,主要负责城市土地储备、资产经营、项目建设和融资开发等工作。

  兰州城投是兰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投建主体,在兰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位突出。

  从股权结构看,兰州建投和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兰州城投97.1%和2.9%股权,兰州市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近年来,受公交业务亏损规模扩大以及房地产业务亏损影响,兰州城投主业持续亏损,公司盈利对政府补贴及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依赖度高。

  2021年,兰州城投实现营业收入36.6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92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再次亏损1.01亿元。

  兰州城投在兰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位突出,可获得兰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8-2020 年,兰州城投获得的财政补贴收入分别为4.81亿元、5.72亿元和4.61亿元,对公司盈利提供较强支撑。

  截至2022年一季末,兰州城投总资产1199.53亿元,总负债875.25亿元,净资产324.28亿元,资产负债率72.97%。

  近年来,兰州城投财务杠杆水平高企,债务负担重,负债经营程度维持高位,偿债压力与日俱增。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兰州城投主要以非流动负债为主,占总债务的54%。

  截至同报告期,兰州建投非流动负债有472.06亿元,主要为长期借款,其长期有息负债合计有426.26亿元。

  此外,兰州建投还有流动负债403.2亿元,主要为其他应付款,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186.17亿元。

  相较于短债压力,兰州城投流动性异常紧张,其账上货币资金仅有13.68亿元,现金短债比低至0.07,公司面临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在备用资金方面,截至2021年3月末,兰州城投银行授信总额度为803.02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为365.5亿元,可以看出其财务弹性尚可。

  整体来看,兰州城投刚性负债总规模为612.43亿元,主要以长期有息负债为主,带息债务比为70%。

  有息负债占比过高,每年兰州城投的财务费用支出较多,2019-2021年其财务费用分别为1.3亿、1.12亿以及1.29亿元,再加上不菲的销售和管理费用,期间费用对公司盈利空间形成严重侵蚀。

  从融资渠道看,除了发债和借款,兰州城投还通过租赁、应收账款、股权、股权质押以及信托等方式融资。

  然而,自从2020年以来,兰州城投外部融资环境收紧,其筹资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公司面临再融资压力较大。

  2020-2022年第一季度,兰州城投筹资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7.68亿、-77.69亿以及-7.46亿元。

  根据公开信息,截至当前, 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华投资”)持有华安财险20%的股权,是单一第一大股东。

  在资产质量方面,兰州城投其他应收款项高达394.53亿元,主要为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拨付县区实施主体而形成的往来暂借款,不仅对资金形成占用,还存在一定回收风险。

  另外,兰州城投存货规模有139.9亿元,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等项目开发成本,较上年末增长11%,主要由于房地产项目增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兰州城投对外担保规模较大,且被担保民营企业借款出现逾期,相关债务承接方案尚未确定,公司代偿风险较高。

  截至2021年末,兰州城投及关联公司担保合计98.5亿元,占净资产的30.93%。

  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下,2022年8月19日兰州城告称,为确保公司到期债务足额按时兑付,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当期债权人利益,出让旗下重要资产。

  兰州城投将持有的甘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48.55%股权按照评估公允价格分别转让至兰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及兰州生态创新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转让事项后,兰州城投营业收入减少18.17亿元,占2021年度其营业收入的49.59%,对公司营业收入影响大。

  总得来看,兰州城投主业持续亏损,盈利对政府补贴依赖度高;刚性债务规模大,债务负担重;货币资金较少,有一定短期债务偿付压力;对外担保规模较大,且被担保民营企业借款出现逾期,代偿风险较高。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提升,以及兰州新区的发展推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另外,兰州市经济发展对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依赖度高,经济结构转型仍面临压力。

  2021年,兰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1.29亿元,名义增速11.94%。

  在财政方面,2021年兰州市预估获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亿元,同比微增0.8%,预估获得政府性基金收入191.4亿元,同比减少17%,降幅较大或将导致兰州建投获得政府支持力度被动减少。

  可以看出,兰州市税收收入能力较低,并且高度依赖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疲弱的经济增长将对其财政状况产生压力,且相对较弱的经济基本面将会进一步承压。

  近年来,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兰州市政府债务余额持续上升,债务风险有所提升。

  曾经,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企业最明显的标签;如今,随着国企混改加速推进,所有制形式开始融合,这些标签逐渐变得模糊,而外界也开始更多关注混改后企业的下一步走势。

  日前,经市国资委批复,青岛城投集团(以下简称“青岛城投”)、青岛华通集团(以下简称“青岛华通”)、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以下简称“青岛西发”)、青岛国司(以下简称“青岛国投”)4家企业将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作为青岛探索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一次尝试,这四家企业也将成为首批“吃螃蟹”的企业。同样,此举也被视为青岛在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进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上的进一步提速。

  在青岛之前,国内多地早已率先开启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对此,各地方政府实行混改的动力何在?聚焦青岛,借由此次国企改革又向外界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近日,青岛城投、青岛华通、青岛西发、青岛国投四家企业,经青岛市国资委批复,率先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这四家企业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将承担起“摸石头过河”的角色,为随后打造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专业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据了解,上述四家企业均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此次试点改革将在宏观层面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经营自主权。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清单,授权放权事项涉及战略规划、主业管理、产权管理、股权激励等诸多方面。

  微观层面上,青岛城投、青岛华通、青岛西发、青岛国投四家企业自身将继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推进经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和创新。

  在各地受疫情影响逐渐消失,主抓经济复苏与接续发展的关键期,青岛抛出了国企改革的举措,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国企生产活力与潜力,也标志着青岛在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进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上进一步提速。

  这四家企业在完成改革后,将充分发挥资本运作平台作用,优化国有资本的投向,向核心领域集中,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

  事实上,青岛并非第一座启动国企混改的城市。不管是前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格力电器股权转让事宜,还是天津市、吉林省等地方国资的集中启动混改,都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地方国企混改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2019年12月2日晚,珠海上市企业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格力集团与珠海明骏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珠海明骏将收购格力电器15%的股份,合计转让款为416.62亿元。

  无实控人结构,目前被视为资本市场上保障企业稳定,且实现长治久安的理想化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避免企业沦为公司控股股东的“一言堂”。此外,无实控人结构也能更好地满足国企混改对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需求。

  根据格力电器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格力集团此次权益变动主要原因就是积极践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不断优化格力电器治理结构,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推动其成为科技型、创新型、多元化、全球化布局的国际企业。

  在公告中,珠海明骏方面也承诺在直接或间接持有格力电器股份期间,不主动提出关于格力电器总部和注册地迁离珠海市的任何建议和议案,并积极促使各方确保格力电器总部和注册地不迁离珠海市。

  在2019年沸沸扬扬的格力电器股份转让事宜完成后,2020年伊始的一场疫情,让国企改革进程减速。进入3月,随着疫情影响逐渐降低,各地重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国企改革也再次提上了日程。

  在青岛之前,天津市就已推出19个国企集团的60户国企混改项目,滨海农商银行、天津信托等名列其中。吉林省也推出14家国企集团的123宗混改项目,包括森工集团、吉煤集团、吉林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水投集团等。

  2018年“两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原证监会与银监会整合为银保监会,我国“一委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式成立。具体来看,“一委”指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旨在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强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确保金融安全与稳定发展;“一行”即中国人民银行,旨在运行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的的宏观审慎监管,并参与微观 审慎监管;“两会”即证监会和银保监会,旨在进行微观监管,监管目标为行为监管。

  此外,湖南省国资委也在2月末表示,省属监管企业混改要率先突破。虽然湖南省还未启动国企改革事宜,但也向外界明确传递出了国企混改的意图。

  格力等企业进行国企混改,尚且可以理解为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并为企业发展引入稳定的资金保障。而各地方积极推动混改,又是出于何种原因?

  多位财经人士认为,地方政府引入战略投资人进行混改,与地方财政收支压力有一定关系。以天津市为例,由混改等国资经营带来的非税收入,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近1/3。

  天津2019年一般公共财政收入2410.3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634.2亿元,增长0.6%;非税收入776.1亿元,增长61.2%。

  对于天津2019年非税收入增幅较高的原因,相关部门表示主要是盘活变现政府资产,全面推进国企混改,转让部分国企政府持有股权,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大幅增长。

  同时,吉林省财政局披露,去年省一级财政收入1116.9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税收收入797.9亿元,同比下降10.5%;非税收入319亿元,同比下降8.6%。不过,吉林省的县(市)一级财政收入保持了正增长,主要由于混改等原因。各县(市)加大闲置国有资产盘活力度,努力拓展收入来源,全年财政收入增长1.5%。

  通过上面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全面推进国企混改,会对当地的非税收入以及一级财政收入带来正面的影响。通过混改盘活国有资产,引进和培育一批又一批的优质新兴企业,将加快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青岛国资在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同时,4家企业也提出了到2022年,要分别控股5家、2家、2家以及2家上市企业的目标。瞄向上市企业的青岛国资,究竟向外界透露出了怎样的信号?

  针对此次作为改革试点的4家国企,他们分别列出了公司到2022年的发展目标。

  青岛城投到2022年,目标资产总额达4000亿元,营业收入400亿元,利润总额40亿元,控股5家上市公司;青岛华通到2022年,目标资产总额850亿元,营业收入9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控股2家上市公司;青岛西发到2022年,目标资产总额830亿元,营业收入11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控股2家上市公司;青岛国投到2022年,目标资产总额达到300亿元,营业收入2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控股2家上市公司。

  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等都是考察一家企业经营状况的常用指标,列入发展目标上,并未有任何特别。而此次这四家公司将控股上市企业的数量也明确列入发展目标中,显然也透露出青岛国资委开启混改的一个明确信号。

  即:青岛市有意借助国资这一坚实的资本,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并以国有资本覆盖更广泛的资本市场。

  4月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臧毅杰曾公开表示,目前青岛国有企业上市是短板,只有10户,与省内其他地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为了尽快追上差距,青岛市国资委也制定了3年国企上市计划,争取到2022年,将现有的10户上市国企,达到30户左右。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将企业送到上市平台。

  目前来看,通过启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是在短期内实现上市目标的有效途径。

  既然已经有了稳定充实的国有资本做担保,青岛又该如何用好这一份资源推动更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国诚通的改革实例中找到答案。

  2016年2月,中国诚通便被确定为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之一。同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中国诚通发起设立了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基金总规模3500亿元。

  基金成立一年来参与了中国中冶、中国国航、中国电建定增;参与了中国联通、中粮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造;设立国调中铝铜产业发展基金、参与中钢股份债务重组、中国重工债转股;设立深圳国调招商并购股权投资子基金,参与中信建投港股IPO基石投资,投资中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初,中国诚通已经接收管理国资委划转的中国远洋、中海科技、宝钢股份、中国建材、中国能建、桂冠电力等央企上市公司部分股权,并接收了中国旅游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华贸物流控制性股权。

  上述内容可见,通过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并设立基金,可以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而他们的持股方式往往也是以财务性持股为主。

  从公司运营模式上来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自身不从事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不干预所持股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公司通过管资本方式实现对所持股企业的管理,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恰恰也是上市企业可以平稳、长远经营的保证。

  诚然,国企相较其他类型的企业,在金融信贷等资源占用方面有优势,但也存在运作机制相对不够灵活务实的弊端。国企市场化运作的目的,实际上正是引入市场化机制,让国企成为市场竞争的真正主体。

  目前,青岛上市企业除海尔、海信、双星、青啤、澳柯玛、利群等行业龙头企业名声在外,且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话语权外,大多上市企业还是被湮没在了资本市场的洪流之中。

  所谓的国企混改,不仅应该只让国有企业自身“活”起来,做活国有经济存量,还应该为中小型的上市企业提供更多的产业介入领域和更大的市场空间,为社会资本进入国有经济传统领域打开大门,推动中国经济在更大的资源配置空间上创新发展。

  未来,青岛的国企混改不应只让国企自身激发活力,在与社会资本融合的过程中,到底能否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或将成为左右最后结果的关键因素。

  原标题:西部某省会城市的区属平台公司爆雷,合并报表内的逾期借款超过10亿元!

  2023年5月19日,XX市XX区城市投资集团发布了《涉及重大诉讼的进展及其子公司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告》。

  公告显示,XX市XX区城市投资集团子公司——XXXX文化旅游发展公司涉及两桩诉讼。XXXX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均为被告,在两桩诉讼当中均败诉,分别需要偿还2000万元借款及相应利息。

  XXXX文化旅游发展公司称,受宏观旅游环境恶化导致营业收入降低,进而导致偿债能力减弱。

  截至2022年末,XX市XX区城市投资集团子公司——XX市XX区秦汉大道建设公司,未偿还债务的累计总额为10.12亿元。

  据悉,XX市XX区秦汉大道建设公司出现债违约的原因在于国土空间规划修编,XX市XX区秦汉大道建设公司的土地上报、供地工作受到影响,并导致其已征收土地无法及时招拍挂,资金难以及时回笼。

  黄桷树财经注意到,XXXX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和XX市XX区秦汉大道建设公司均被限制高消费,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被限制高消费。

  XX市XX区城市投资集团声称,公司目前正常经营,上述子公司借款逾期事件不会对公司业务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会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工商资料显示,XX市XX区城市投资集团成立于2004年4月6日,注册资本11.35亿元,股东为持股89.71%的XX市XX区政府、持股10.29%的国开发基金公司。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XX市XX区城市投资集团营业收入8.4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00.58万元。截止2022年12月31日,XX市XX区城市投资集团的总资产为123.19亿元,所有者权益为43.45亿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